12月26日下午,我校英语系76级校友、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薛捍勤回到母校访问,并发表题为“法律人才的国际视野与专业攻向”的演讲。
党委书记杨学义会见了薛捍勤,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学校对外语类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薛捍勤对学校近年来多学科的发展表示赞赏,并对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人才需求,开展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符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党委副书记赵旻、姜绪范,副校长贾文键参加了会见。
演讲会在行政楼配楼多功能厅举行,法学院院长万猛教授主持了演讲会。
薛捍勤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从一名外语专业毕业生成长为国际法院法官的经历。她表示,自己能够在外交领域以及国际司法机构中为国家和国际事务贡献力量,得益于母校的培养。薛捍勤寄语年轻一代的北外学子,无论学习何种专业,都要秉承北外外语学科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以“专业精神”,追求一流水准,把业务学精;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仍然要秉持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在前行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薛捍勤的演讲令同学们备受鼓舞。在互动环节,法学院、国关学院、“国际组织”项目班学生就关心的国际法及国际政治领域的问题与薛捍勤进行了热烈讨论。
薛捍勤校友1980年毕业于我校英语系,之后曾在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深造,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1980年起在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工作,曾任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中国首任驻东盟大使、常驻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代表等职。薛捍勤于2002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并于2010年当选为委员会第62届会议主席,成为该委员会历史上第一位女主席。2010年6月,薛捍勤当选为国际法院法官,成为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法官。
党办校办、研究生院、法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见了活动。
(法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