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的世界”系列讲座举办第三讲:爱因斯坦的日本之行
发布时间:2017-10-12 10:39:32 来源: 新闻中心 编辑: 郭玮

    10月11日晚,由教务处、宣传部、全球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史的世界”系列讲座第三讲在电教300人礼堂举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在庆作了题为“爱因斯坦的日本之行”的讲座。讲座由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主持。

 


    方在庆首先向听众介绍了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分析了当时德国的社会背景、爱因斯坦的家庭对他成长的影响,阐述了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后在德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境遇,对爱因斯坦访问日本的背景进行了分析。方在庆认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国内形势非常微妙,犹太人在德国的处境日益恶化,再加上爱因斯坦对遥远东方的好奇,促成了爱因斯坦对日本的访问。
    随后,方在庆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图片,向听众介绍了爱因斯坦访日的前后经过,以及爱因斯坦在日本引起的科学热潮,对爱因斯坦访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爱因斯坦对日本的访问,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日本本土的物理学界、科学界。此次来访促进了相对论在日本的传播,对日本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的来访改变了日本人的科学观,间接促进了日本科学研究的制度化,最重要的是对一代日本青年的熏陶和启蒙。爱因斯坦的来访对整个日本社会的思想和文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方在庆对爱因斯坦没有顺访中国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他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在社会发展的差异是造成爱因斯坦中国之行未能成行的主要原因,当然其中也有爱因斯坦在日本的行程紧张以及相关费用的问题。通过中日两国当时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差异,以及爱因斯坦个人成长经历的分析,方在庆对欧洲近代科学在东亚的传播、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互动环节,现场听众就中国基础物理学的发展前景、中国当前科学的发展现状与方在庆进行了互动。
    方在庆,1979年就读吉林大学物理学,1991年在武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自200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尤其关注爱因斯坦、德国的科学与现代化。曾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杰出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大学埃里克•弗格林教席(Eric-Voegelin-Professur, C3)以及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等。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论著和译作多本。

 

(新闻中心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