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史”系列讲座举办第二讲:寻找成吉思汗
发布时间:2016-10-12 16:59:00 来源: 新闻中心 编辑: 郭玮

    10月11日晚,由教务处、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讲在电教300人礼堂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会员林梅村作了题为“寻找成吉思汗”的讲座。讲座由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主持。

 

11
    林梅村表示,13世纪初,蒙古人在漠北突然崛起,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的蒙古铁骑几乎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在世界史上开创了一个蒙古时代。一个偏处大兴安岭一隅的弱小部落,何以在13世纪初一跃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这个问题一直是中亚史乃至世界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林梅村指出,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主要依据《蒙古秘史》《史集》《圣武亲征录》等草原史官的传著,并结合史书来探讨这个问题。草原史官主要根据蒙古老人口述传说和历史掌故,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有记忆上的差池。尽管成吉思汗所出部落以及蒙古种族起源的大致轮廓和早期历史已在学界初步达成共识,但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以前蒙古人“既无书册,亦无文字”,我们对蒙古史前史的知识实际上相当贫乏。现代考古学的兴起,为我们研究蒙古民族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的崛起提供了史料依据及佐证。
    林梅村表示,考古发现表明,蒙古人的兴起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一、额尔古纳河山林;二、腾汲思海;三、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四、成吉思汗的崛起。随后,他结合2006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调查成吉思汗行宫、哈剌和林等草原丝绸之路古迹的经历,通过大量的文物史料、壁画影像材料,从蒙古祖先营地与成吉思汗的故乡、腾汲思海到三河之源不儿罕山、完颜襄纪功碑与萨里川哈老徒行宫、成吉思汗行宫曲雕阿兰与《蒙古秘史》这四个方面向听众介绍了蒙古族的兴起、发展和兴盛,详细分析了成吉思汗各个时期的典型特征,向观众全面展示了蒙古大帝国的崛起和兴盛过程。
    在提问环节,听众就元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成吉思汗的历史地位等与林梅村进行了互动。关于蒙古帝国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林梅村认为,蒙古西征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蒙古帝国的兴盛伴随着残酷的战争,许多国家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毁灭,但是蒙古大帝国的崛起从客观上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蒙古帝国发达的“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蒙古帝国几乎将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文化交流的进程;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相连,加强了东亚与欧洲的交往;蒙古帝国的崛起,对东西方的贸易、科技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林梅村,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丝绸之路考古和中亚死语言写卷,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考古学研究。出版《沙海古卷》等学术著作14部,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院刊》(BSOAS)、《古物》(Antiquity)、德国《中亚杂志》(CAJ)、日本《古代文化》、中国《考古学报》《文物》《考古》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1982年起,每年都到丝绸之路沿线古城进行实地考古调查,几乎踏遍天山南北所有重要遗址,多次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寻访古城古迹。其研究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先后应邀出访欧美、日本、中东、蒙古高原、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

 

(新闻中心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