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时代转折下的继承与发展——记德语系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发布时间:2014-10-14 15:27:44 来源: 新闻中心 编辑:

    2014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我校德语系钱敏汝、贾文键、王建斌、姚晓舟、殷桐生五位教授的《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实践》项目获得高教类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德语系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点——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走过什么样的改革历程?现阶段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又具有哪些创新意义?带着这样一些问题,记者对几位教授进行了采访。

“改革是一种精神”

    近些年来,全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刷新版本,各领域的对外交流连续更换模式。将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以及二者的衔接同更开放和多样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始终保持同步,正是德语教学界多年努力的方向。
    “改革是一种精神。”钱敏汝教授谈到,“而且改革一般都是在几代人奋斗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切磋、实验、调整、交流,闯出的一条新途径。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继承十分关键,创新中的继承是形成经典的一种很重要的机制。”
    为培养当今社会和未来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德语系尝试推出了一整套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包括“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复合型专业(方向)课程等。这种开放性学习平台兼顾个性和共性,个性在于同学们参与时的自主判断,共性则是模式上的整体框架。钱敏汝教授认为,“这一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即在一个有引导的框架中,学生掌握很大的主动权。”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课程,同时无论是学生与课程,还是学生与老师之间,都有很大的互动空间。这样,每个年度的每门课程在细节上就会有很多调整和变化,正如钱敏汝教授所说,“老师引入新的内容、新的理念,学生拥有新的方式、新的自主”,这样的动态模式还使得过去、现在、将来也能够互相影响,处于时代的融汇交替之中。

“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动态多元课程体系”这一教学理念的推出,拓宽了日耳曼语言文学学科的内涵,为获得德语教学的话语权打下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
    主要负责本科阶段教学科研工作的姚晓舟教授向记者介绍时说:“我们的课程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按照这个新的课程体系,本科阶段三、四年级所有德语专业课程分为导论课和加强课两大类。导论课为系统的、长期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外交导论、经济导论、翻译导论、跨文化交流导论六个方向的课程;加强课为辅助性或技能性课程。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成部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教学效果和师资情况,有进有出,进行适当调整。
    “选课是灵活的,但不是要大家提前确定将来要做什么,而是给大家更多选择机会。”姚晓舟教授补充道,“只要同学们有需求,而我们又有条件、有师资,就可以继续增加新的课程,不断发展现有模式。”
    另外,新的课程体系有着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德语与专业知识的复合,促成了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互动。“虽然说从基础阶段到专业阶段的跨度较大,课程难度有所增加,但是相信同学们有能力做到。因为,如今同学们有着更高的起点,也有更多的资源,所以可能学习阶段有些艰苦,但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同学们会拥有更广的知识面,未来也将位于更加广阔的平台上。”
    “动态多元课程体系”打通、理顺了本、硕、博三个层次的课程的科学链接,在本科阶段为学生奠定了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德国外交、德国经济和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初步知识基础,与硕、博阶段的研究方向直接呼应,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初步的知识贮备。这就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和创新之处。

“让跨文化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有机部分”

    在以往与德语国家的学术交流中,我国德语专业大多扮演着学习者和模仿者的角色,而随着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我校德语系正逐步形成全新的学科视角,搭建与德语国家高校、机构平等的学术交流平台。
    对于“国际化”,钱敏汝教授有着自己的看法,“对北外来说,国际化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和定位,北外一向定位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只是当今的国际化比以前范围更广,我们要做的思考是如何继续保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优势。”
    王建斌教授提出要以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为抓手,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他认为,国际化是如今必须要坚持做的一个事情,“我觉得国际化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其实是整体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王建斌教授也是德语系“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项目的负责人。在谈到双硕士学位课程时,王建斌教授告诉记者说,“这个项目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我觉得是在于让跨文化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有机部分。中国学生和德国学生一直都在一起生活着,这样的一个共同生活对大家真正的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特别有必要。”
    在被问到双硕士学位课程的成功之处时,王建斌教授表示,“中德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也可能在某些领域中存在一定冲突。但是,如果同学们经历了这样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并有所体会,那他们在从事有关中德双方的工作时,看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就会有所不同。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它实现了真正的中德学生同堂学习、中德老师共同授课、中德师生共同研究。大家都把跨文化作为日常生活的能力,每天都在实践着。”

“外语教学正面临重大的改革机遇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学面临着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对此,德语系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先领者殷桐生教授有着深切的体会。他说:“动态多元课程体系是系主任贾文键教授主持的对德语系课程体制的一场新的改革。开始时叫三柱式体制,如今发展成六柱,以后还可能会有新的发展。”在谈到当时的改革初衷时,他说:“改革开放给外语教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中国走向世界,它需要同世界交往,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我们的外语教学必须为这样的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这既是北外的传统,也是北外的特色;从学科的发展来说,当今的世界特别强调跨学科的发展,强调边缘学科出成果,强调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美国最新制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就要求突出培养三种能力:关注21世纪人类社会问题和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深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度的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紧紧抓住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这一总趋势我们才能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科自信即从自己学科的知识中得到支持力”

    对于此次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几位教授坦言,做事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为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和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既不会固守一个模式,也不是现有教学模式的终结者,今后更应当在现有模式上加以继承、发展,把人类社会在时间隧道中继续推向强盛与繁荣。”除此之外,钱敏汝教授还强调,“我们一定要有学科自信,从自己的知识中得到支持力。”殷桐生教授谈到争取外语教学国际话语权的问题。他说:“翻开一部外语教学法史,各类教学法琳琅满目,但没有一个是属于中国人的。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外语教学新路,我们也有能力这样做,要力争国际话语权。总是踩着别人脚印前进的人,是永远也不会留下自己的足迹的。”
    的确,如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会在语言方面鲜明地体现出来。在这样的关头要看到,机遇和挑战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只有继承前人智慧,发挥自身学科特长,把握好历史转折带来的创新机遇,积极投身于国际交流的各类事业中去,才能继续保持和获得自身优势,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精尖国际化人才。

 

(德语系通讯员 毕丰皓 傅碧池)